广东申论

k66凯时-凯时kb88官方备考技巧 > 申论

『国考备考』2018-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情简析

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| 2022-10-12 11:35

收藏

  申论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(简称“国考”)必考科目之一,经过多年的发展,在不断创新中逐渐趋于稳定。华图教育根据近五年以来国考申论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,总体来看国考申论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:

  国考申论试卷主要分为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。给定资料能揭示申论主题,作答要求则反映出题型设置情况,因此华图教育在本文中从主题、题型两方面进行分析,帮助考生了解国考的趋势变化。

主题分析

  2018—2021年,国考申论试卷划分为两类,省级与市级试卷分开命题,主题亦有所不同;2022年,则划分省级卷、市级卷和行政执法卷三类并分开命题,主题不同。2018—2022年,国考申论涉及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四大领域,共考查了11个主题。

 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,国考申论主题多元、考查全面,聚焦执政者的智慧与情怀、人的发展、城乡发展、社会治理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。整体而言,国考申论主题凸显两大特点:

  一、政策导向,与时俱进

  国考申论紧扣国家政策和时代特征,聚焦大国发展,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考命题中的应用,凸显对当今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的反思。例如:2021年省级试卷主题为“深化改革”,材料的内容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、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,着力强调要及时总结经验,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,以实干热情和科学精神深化改革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,“融合发展”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义,比如媒体融合、城乡融合、文旅融合、“互联网 ”等。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中,多次出现“融合发展”,而2022年市(地)级试卷即考查了“融合发展”主题,既聚焦国家政策,又体现新时代特征。

  二、关注社会,以人为本

  国考申论多考查文化、社会领域的话题,命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2022年省级试卷和行政执法职类试卷,无论是“局区合一”改革,还是“江城博物馆”建设,亦或“便民服务中心”“优化税收服务”,等等,都突出了服务为民的思想。2021年省级试卷指出将文化为民理念辐射到不同人群。2021年市地级试卷考查“社会治理”主题,无论是风林村实施“村寨银行”项目,还是新民县为乡村群众“种戏”,抑或清河社区用心治理、z市晚报调查“人行道”问题,都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。此外,2020年市地级试卷强调为民服务,2019年市地级试卷强调为国利民,2018年市地级试卷指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要关注居民诉求等,均关注了人的需求,突出了人文情怀。

试题分析

  2018—2022年,国考申论试卷共考查了85道题。

  归纳概括题是基础题型,2018—2022年共考查了16道,省级试卷考查了6道,市地级试卷考查了9道,行政执法类考查了1道。省级试卷通常考查一道,目前有增多趋势;市(地)级试卷一直考查较多,通常每年考查1~2道。

  1.考查要素多样

  归纳概括题中常见的考查要素为问题、原因、影响、对策等。但是近四年,国考申论归纳概括题侧重考查概括变化类、概括做法类试题,如2019年、2021年市地级试卷均涉及概括变化,2020年省级、市地级试卷共考查3道归纳概括题,均要求概括做法。而2022年省市卷和执法卷,在要求概括多个要素题中,也包含概括做法。

  2.考查难度提升

  省级试卷和执法卷常叠加考查多个要素,如要求概括“成绩、问题和建议”“做法和成效”,或概括“背景、措施和成效”等,材料中要点较多,概括难度大。而市(地)级试卷问法更灵活,考查的要素如功能、流程、变化、亮点等,比较模糊抽象,难以准确定位关键词句、提取要点,对综合概括能力的要求较高。

  一、综合分析题

  2018—2022年,国考申论试卷共考查了11道综合分析题,省级试卷考查了7道,市地级试卷考查了3道,行政执法卷考查了1道。综合分析题在省级试卷中是每年必考题型,有时还会考查2道,这与省级试卷侧重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大纲要求相契合。

  1.侧重解释分析

  在国考申论试卷中,综合分析题分解释分析、评论分析、启示分析三种类型。在考查的11道试题中,解释分析所占比重最大,其次是启示分析,考查最少的是评论分析,可见国考申论对解析分析的重视。

  2.有一定作答难度

  综合分析题给定的词语、句子、观点、案例看似较为新颖,不易理解,但只要结合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,再按照分析的要点来调整逻辑即可。如2021年市地级第二题要求“谈谈对‘种戏’的理解”,在阅读材料时就需要全面挖掘“种戏”的原因、影响、举措等,才能综合概括出“种戏”的本质含义,最后简单调整逻辑进行书写。

  二、提出对策题

  提出对策题自2012年之后,连续7年未在国考申论中出现。2020年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解决问题的能力”写入考试大纲,提出对策题重磅回归,成为申论考查的重点题型。2020年、2021年市地级试卷连续对其进行了考查。2022年的省级、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三套试卷都有涉及提出对策、建议题型。

  1.注重分析问题

  国考申论提出对策题难度有所提高,注重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材料中直接对策、建议大为减少,甚至没有,多数要点要根据问题反推得出。为此,考生应先准确理解并把握材料中的问题,将其作为推导对策的依据。例如2022年地市级第二题要求“梳理出北溪县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,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。”作答时首先需要全面把握问题,注重对问题的分析,再由问题推导出相应对策。

  2.强调源头解决

  对策能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,是得分的关键。2020年、2021年、2022年的提出对策题材料中涉及的问题较多,如果每个细节都反推对策,不仅字数过多,而且只是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的办法,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所以,考生需要抓住本质问题,从源头解决。以2020年市地级第四题为例,该题中的第一个市场因为居民增加,存在市场脏乱、有下水道反味、过道窄、消防设施不健全等各种问题,但本质上是市场老旧无法满足居民需求,所以改造老市场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。

  三、贯彻执行题

  在国考申论试卷中,贯彻执行题考查频率高,作答难度大。2018—2022年,共考查17道,既是国考申论试卷的必考题型,又是考查数量最多的题型。贯彻执行题每年考查的题量相对稳定,省级、市地级、行政执法卷、每套试卷至少考查1道,最多考查3道。

  1.考查文种多样

  考查文种丰富多样,很少重复。从2018年至今考查过短评、编者按、交流材料、汇报、讲解稿、导学材料、发言稿、调研报告、公开信等。从具体题型来看,一方面侧重考查宣传演讲类、总结说明类文书。例如:2021、2019年地市考查的“发言提纲”,2020年市地的“介绍提纲”都属于宣传演讲类。另一方面出题方式灵活,会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。例如:2019年省级考查的“导学材料”,题目从问法到作答角度和历年都不相同,对考生的作答能力提出了挑战。

  2.核心内容为王

  从得分角度来看,虽然格式属于赋分的一项标准,且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格式,是考生应对的一大难点,但内容依然是贯彻执行题得分的关键。比如总结说明类题目,题干多给定标题,考生得高分的关键在于结合题干、回归材料,梳理要点和逻辑,从而得出有效答案。当然,贯彻执行题内容要点较多,需按照文种的作答思路进行梳理,才能使答案清晰有条理。

  四、申发论述题

  2018—2022年,国考申论试卷共考查了8道申发论述题,除2020年外,省级、市地级每年各考查1道。2020年申发论述题被“大公文”代替,2021年恢复考查申发论述题,但是在2022年行政执法卷中仍然是以“大公文”代替申发论述。考查的形式以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为主,或者直接给定标题,或者选取材料中的一句话,要求考生深入理解后进行写作,考生只有结合材料,正确理解给定语句所表达的思想、观点等,才能准确立意和行文。

  1.考题结合生活实际,思想有高度

  申发论述题题目中常出现“联系实际”“联系自身体会”“联系自己的经验或者感受”等要求,考生在书写的过程中既需要联系社会实际,也需要体现一定的思想高度,需要透过主题、话题看到考查内容的本质。文章可以选择的角度较多,考生需要打开思维,尽可能多地去思考可书写的角度。

  2.主题考查层次高,需体现政治素养

  现在,国考申论无论是省级试卷还是市地级试卷,都紧紧围绕“新时代、新思想”进行命题,如考查融合发展、前瞻性思想、深化改革、城乡互补发展、人才队伍建设等主题。考生在书写的过程中,既需要结合材料内容,也需要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综合论述,在论证时除了合理利用材料中出现的案例外,还要能结合时政热点、理论政策、社会中的典型案例来充实论据,从而加深对问题的思考程度,体现出准公务员应有的政治素养。

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通关资料包0元领

😋国考备考已经进入黄金期啦

😍想要先人一步,稳稳上岸?

这些资料你一定需要:

✅国考白皮书 职位表 近5年真题及解析

🉑️随学随练,检验成果,

👇早领礼包早上岸!扫码回复:国考免费领

 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,2023国考报名时间还未知,但是历年国考报名时间为10月中下旬。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预计11月底。

为您订制考试“专属闹铃”,火速预约,领取国考白皮书

2023国家公务员笔试备考推荐

『国考备考』2018-k66凯时

凯时kb88官方 copyright ©2006-2020 华图教育凯时kb88官方的版权所有
网站地图